助力智慧城市,徜徉華為的上海“金”程之旅
近年來,上海一直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城市創新轉型的重要舉措,著力深化信息化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以提高政府治理效率,改善民生服務水平、助力經濟產業發展為目的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推動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動力。上海連續3年在國家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化排名中名列***。
經過十多年的深化,上海市政府“金”字工程的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果,也逐漸成為智慧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華為作為上海市政府行業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相繼服務于“金盾”工程、“金稅三期”工程、“金關二期”工程、“金財”工程、“金質”工程、“金水”工程等項目,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建設服務型政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
下面,讓我們跟隨華為和生態圈伙伴們的步伐,走進上海市“金”字工程,進行一場華麗的“金”程之旅。
***站:上海公安“金盾工程”網絡改造項目
“金盾工程”,即“公安信息化工程”,是利用現代化信息通信技術,增強公安機關快速反應、協同作戰的能力,適應新形式下社會治安的動態管理,并以各項公安業務應用為基礎的信息共享和綜合利用,為各項公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持。
上海公安金盾工程建設一直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近幾年華為與上海公安戰略合作,為上海公安信息化建設提供頂層架構設計,成為上海公安信息化建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新改造的金盾網采用華為高可靠的高端網絡設備,保障上海公安日常業務工作的高效開展,同時采用SDN等新技術新手段,為上海公安骨干網的管理維護,新業務上線帶來極大的便利,能夠有效支撐上海公安未來5-10年的業務發展。
第二站:上海“金稅三期”省級優化IT平臺
金稅工程是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總稱,歷經三期工程建設,為稅收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和不斷進步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根據國稅總局金稅三期工程實施推廣計劃,上海市地方稅務局將于2016年完成金稅三期優化版上線,除了金稅三期工程新建系統外,本次項目實施還包括系統平臺建設、稅務總局保留軟件及上海市地方稅務局本地特色軟件等輔助軟件的部署與開發工作。
華為通過提供核心網絡和IT云計算解決方案,服務于上海稅務核心生產系統,包括核心征管、個人稅收管理網上辦稅大廳、電子發票平臺、風險監控平臺等重要業務。國家金稅三期在上海的落地,將進一步提高征收管理和納稅服務水平,為納稅人提供優質、便捷、全方位的稅收服務。
第三站:上海市“金關二期”綜合改造
“金關工程”是為提高對外經濟貿易及相關領域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和宏觀調控能力而建設的國家電子商務工程。
上海海關的信息系統分為電子總署、電子海關和電子口岸三部分,每天的報關、通關等業務通過電子口岸系統傳輸到電子總署,夜間再從電子總署批量整合到電子海關通關分析系統,供第二天業務使用。基于自貿區海關業務發展訴求,客戶需要創新的ICT技術、和高效的ICT架構來進行承載和支撐。
華為新ICT架構和面向未來的核心技術理念,很好的契合了海關的ICT訴求,基于全閃存陣列技術的華為Dorado存儲,上海海關的業務應用系統無需任何修改就能獲得數倍的性能提升,如海關風險分析系統處理時間由7.5小時降低至3.5小時,效率提高100%;針對自貿區海關業務量大,新業務量多,華為敏捷網絡、精簡IT的ICT架構和全套基礎設施方案承載和支撐了自貿區監管系統,自貿區海關自動化作業率由12.8%上升至56.2%,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較區外減少39%。
第四站:上海“金財工程”閔行財政局IT改造
“金財工程”是利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支撐財政預算管理等核心業務的政府財政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以閔行區財政局為例,經過五年的運行,部分基礎設施存在升級改造的訴求,華為根據客戶的需求,結合原系統的配置和設備運行情況,采用更高性能、更強擴展性、更穩定的基礎設備替代原來老化的系統設備,并利用華為FusionSphere等云計算解決方案升級傳統架構。通過對一體化信息服務基礎平臺進行技術升級,滿足了未來五年閔行財政局對公共財政信息服務的要求。
第五站:上海質監局“金質工程”IT改造
“金質工程”是面向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的信息化工程,旨在提升質檢系統信息化,加大打假治劣的力度,提高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的效率。
上海質監局采用華為敏捷網絡SDN解決方案建設軟硬件及網絡平臺。通過業務專網的建設,逐步實現行政審批網絡化、監督管理信息化、決策支持智能化、業務處理規范化、信息交互發布自動化。該工程全面提升上海質檢系統的行政執法水平,強化市場監管和質量安全監控的快速反應能力。
第六站:上海海洋局“金水工程”網絡改造
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 水利信息化是提高防治洪澇干旱災害決策水平的需要。“金水工程”為各級防汛抗旱部門及時、準確地提供各類防汛抗旱信息,并能較準確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預測報告,為防洪抗旱調度決策和指揮搶險救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科學依據。
上海市水務局防汛水務專網始建于2003年,采用以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為核心,與51個單位進行對接,通過69條專線組成的一個星型網絡,承載了上海市所有上海所有水務相關業務,包括與各區縣防汛辦、局屬單位的視頻會議、視頻監控、防汛信息服務網絡、數字水務以及電子政務等等,并且作為樞紐接入國家海洋網絡搭建整體的“數字海洋”網絡。
華為參與上海海洋局頂層網絡架構設計,改造優化范圍包括水務海洋局核心樞紐建設、水務大廈局域網優化 、防汛水務專網、政務外網升級改造 、國家海洋網業務融合改造 、水利信息網出口業務優化 、Internet出口安全加固等模塊,借助華為敏捷網絡安全可靠、靈活部署、易運維等特點,滿足未來3-5年業務運行,支撐未來10年水務海洋業務發展。
結語:
跟隨華為的步伐,這場上海“金”程之旅到此暫告一段落,但是,在上海市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華為的任務還沒有完成。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發展,華為將聚焦ICT基礎設施,聚合合作伙伴,通過開放能力,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圈良性發展,通過聯合解決方案共同為上海市信息化建設浪潮的推進貢獻一份力量。
未來,又將是一場新的旅程,華為和生態圈的伙伴們,一直都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