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可能的事 李彥宏攜“百度大腦”引爆TechWorld
原創電影《復仇者聯盟2》還在檔期,鋼鐵俠一念之差造出的人工智能“奧創”強大到險些滅掉人類自己,退而求其次,要是能駕馭個“賈維斯”(鋼鐵俠的“貼心管家”)想必也是極好的。如今,科幻電影里的情景即將搬進我們的生活。
5月28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聯想TechWorld科技盛會上為我們真實上映了“百度大腦”的科幻大片,直接刷屏了筆者的朋友圈。
百度李彥宏(中)為聯想楊元慶(左)現場DEMO
深度學習能力初現
隨著非機構化數據的大幅增長,圖形圖像的計算分析需求水漲船高。 “百度大腦”目前已經可以讀懂圖片照片等內容,智力相當于3、4歲的孩子,因而有了李彥宏與“百度大腦”的對話:
-“他在做什么?”
-“打網球。”
-“他穿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
-“藍色。”
-“他手里拿著什么?”
-“網球拍。”
李彥宏在聯想TechWorld上展示人工智能Robin
百度的計算技術正在逐漸模仿人的能力,通過“百度大腦”智能的讀取照片信息,正確分析理解所提問題,并作出相應回答。
出門在外語言不通文字看不懂?拍個照片百度翻譯一下就能知道。針對韓文菜單的精準翻譯是李彥宏在TechWorld上展示的另一示例。不同于傳統的翻譯軟件,百度翻譯APP運用了機器學習、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對網絡上的語言語義分析、輿情分析、不斷學習,逐步地領會到不同語種之間語言的意思、以及如何轉化運用,從而做出翻譯,因數據分析的范圍足夠大,翻譯的精準性也水漲船高。
百度翻譯將韓文菜單轉化為中文現場演示
李彥宏表示:“隨著我們創新的繼續,隨著大數據的積累越來越多,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的推進,我們的“百度大腦”會逐漸成長,越來越接近一個普通人或者成年人的智力水平。”
基于海量圖片的災后重建
不久前尼泊爾大地震,加德滿都古都的古建筑隨之崩塌,甚為遺憾。很多人此前去尼泊爾旅游,拍過很多照片,李彥宏現場演示了人工智能利用海量2D照片還原3D古都成像的過程。
由于拍攝的角度不一,海量的照片相當于對古建筑進行全景掃描,百度正是根據照片來判斷照片的拍攝角度。單靠一張照片無法判斷出來它的角度和拍攝時間,但是當無數的照片串在一起的時候,人工智能技術就可以計算出每一張照片的拍攝角度、拍攝時間,將其合成,從而還原被毀古建筑的原貌,這也是3D人工智能技術對社會的價值。
百度正是將從人與信息的連接,轉向人和服務的連接,計算機、手機也越來越能清晰地理解人的意圖,并且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做此前不能做到的事情,更為精準的為用戶服務,就像“賈維斯”之于“鋼鐵俠”。
創新是競爭也是凝聚力
隨著計算能力的增加以及計算成本的降低,此前不敢想、不能做的事情,正逐漸變為現實。李彥宏表示,創新不是某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很多公司、很多優秀人才相互激發、相互鼓勵、相互促進、甚至相互競爭的過程,這樣才會導致創新不斷發生。
同時李彥宏暢想未來優秀的科技公司,如聯想,如微軟,如英特爾,以及更多其他公司,與百度一道,相互激發、相互競爭、相互鼓勵,推進技術不斷向前發展,讓技術真正地改變世界、改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相信這也是李彥宏在TechWorld上炫酷演示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