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輕應用揭秘:它到底是什么
原創隨著百度世界大會的召開,這幾天移動互聯網最火熱的話題莫過于輕應用了,它到底是什么東西呢?下文來深入分析,并且和其他的一些概念來比較一下。
百度輕應用真面目
根據百度官方說法,輕應用是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既有媲美甚至超越native app的用戶體驗,又具備webapp的可被檢索與智能分發的特性,將有效解決優質應用和服務與移動用戶需求對接的問題。
不過對于開發者或者懂移動開發的人來說,這段話很有忽悠的嫌疑,首先基于web的app做到全功能很困難,多半還是要借助插件或者是Hybrid App這種形式;其次超越native app的用戶體驗也是吹牛,在UI和交互上native app幾乎可不超越,只是在安裝、更新上web app有優勢;再次這段介紹也幾乎完全可以套在web app上,并沒有說清楚所謂的輕應用和web app的區別。
那么百度輕應用到底是什么呢?筆者經過試用百度移動搜索,以及官方提供的輕應用創建工具App Builder總結如下:
百度輕應用是利用百度提供的在線工具App Builder所創建的移動網頁,其網址為m.baidu.com/microapp/…或開發者自己的網站,它同時還有logo和簡介,在利用百度移動搜索和手機百度搜索關鍵詞時以卡片形式顯示。
注意上面話中的關鍵詞:
移動網頁:百度輕應用同web app一樣,仍然是網頁形式。
App Builder:這個在線工具提供輕應用的創建和接入、編輯功能,目前其類型只支持新聞類和旅游類,其中旅游類不能創建,只支持和已經做好的web app連接。
網址:百度提供三種輕應用創建模式——數據提交模式、可視化編輯模式和連接模式。除連接模式外,前兩種都需要將內容托管到百度,以 m.baidu.com來呈現。并且其數據提交模式采用sitemap形式的xml.連接輕應用則是開發者需有自己的移動網站,提交之后可以在百度移動搜索顯 示一個卡片,百度還提供一些端能力如地理信息、推送等,不過某些功能只能在手機百度上用。
顯示:輕應用的廣義定義是依附于一個超級App平臺,這里輕應用只在百度移動搜索和手機百度上顯示,其中百度移動搜索是指各種移動瀏 覽器包括App內置瀏覽器。根據百度自己提供的數據,百度移動搜索日使用人數1億,手機百度月活躍用戶1億,前者應該還包含后者,所以將百度移動搜索稱為 一個超級平臺也還勉強。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輕應用與百度深度結合,那些m.baidu.com網頁都是屏蔽其他搜索引擎的(可在手機端用其他搜索引擎搜索site:m.baidu.com驗證),也就是說大部分百度輕應用是獨屬于百度平臺,而且也很難遷移出去。
將百度輕應用分析了一番,下面,就將百度輕應用和其他概念來對比一下:
百度輕應用 vs Web App
百度不將自己的服務叫web app非叫它輕應用,想必有很多人被繞暈,不知道Web App是什么意思了。這里簡要的說下。
Web App是一種基于瀏覽器的應用程序,就是將網頁包裝得像一個軟件一樣,來實現各種在線或離線功能。Web App包括PC端和移動端,相比之下輕應用是針對移動端而創建的。
Google、Firefox和UC都有Web App的概念并且擁有應用商店或者分發平臺。
百度輕應用的概念其實和Web App不沖突,但在一些細節地方還是有差異。
平臺:百度輕應用依賴于百度移動的搜索結果,以及手機百度客戶端所提供的一些附加功能。Web App理論上是跨平臺的,一次編寫可以在所有瀏覽器上運行,但實際上瀏覽器對HTML5支持不同,瀏覽器也有自己的應用中心,并且提供一些非標準的附加功能如支付等,所以Web App需要依賴于單個瀏覽器。
語言:從試用App Builder可以看出,托管在百度平臺的輕應用非常依賴于XML而非HTML5,這種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不同瀏覽器對HTML5支持的不同。Web App在前端上嚴格依照公開的HTML5標準,不使用私有的XML。
功能:百度輕應用號稱是全功能App,但目前其提供的附加功能有限,并且有些還需要手機百度客戶端支持。Web App也做不到全功能,但HTML5的新標準里有支持對硬件的訪問,所以在未來Web App有望實現全功能。
接下來看前陣子呼聲很高的微信App。
百度輕應用 vs 微信App
微信App其實并不是一個官方承認的說法,它是微信公眾賬號的一種高級使用,實際上就是利用微信所提供的接口來實現的Web App,和Web App比起來,微信App體驗相對較差,但同時能夠使用微信接口來實現一些附加功能,和百度輕應用相比,它更像是標準的輕應用。下面也分幾個方面做比較。
平臺容量:百度官方宣布的數量是百度移動搜索日活躍1億,微信則是在今年3月時公布的月活躍用戶1.94億,后者的含金量比前者要高,因為后者的用戶是微信的用戶而前者只是使用了百度移動搜索而已。
技術:百度輕應用和微信App都提供基礎和高級版,基礎都是在自有平臺上用模板和簡單的后臺編輯功能,高級版是鏈接到開發者自己的服務器。兩者的區別就在于附加功能的提供方式。百度提供的附加功能是依靠HTML5的高級特性和手機百度客戶端的能力,為了跨平臺所以局限性比較大,而微信的高級功能都是微信App本身所實現的,開發者無需操心。
分發:這點是百度的優勢所在,微信則還未考慮這方面的問題,這讓本來就未被官方承認的微信App頗為尷尬,而且騰訊對微信公眾平臺介入太過,目前將微信App作為創業方向是非常冒險的。
百度輕應用與百度移動框計算
很多人將百度移動框計算和輕應用搞混,按百度的即搜即用定義,框計算應該屬于輕應用,但是在百度開放平臺上這兩者還是獨立的,百度所給出的輕應用案例也沒有框計算的身影。目前百度提供的輕應用制作工具App Builder也僅支持在搜索結果中顯示一個卡片,用戶仍然需要點擊進去獲得結果。
框計算就是在百度搜索頁面直接展示用戶需要的最終結果或者第三方應用,用戶不需要點擊進另一個頁面。前者如搜索“天氣預報”,后者如在PC上搜索“火星文轉換”(本來想舉例“繁簡轉換”的,不過這個的結果不是默認展開了,但點擊應用后仍是在搜索頁打開)。
手機上的百度框計算目前只支持一部分,如在手機瀏覽器上百度搜索“天氣預報”,而第三方應用本身并不是為移動設計的所以還沒有遷移到移動端。而據筆者推測,框計算將不是百度輕應用在移動端的主要展現形式,因為框計算對百度自己的廣告業務和開發者的收益都將產生負面影響,而這和百度推廣輕應用所承諾的分發和變現是沖突的。
結語:百度輕應用的最佳使用方式
從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所謂的輕應用的想象空間并沒有那么好,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開發者已經有了Web App,那么百度輕應用相當于多了一個推廣渠道,這才和百度承諾的可被檢索和智能分發相一致,長尾應用可以嘗試。所以百度輕應用的最佳使用方式是,開發者自己開發Web App然后接入。
但如果對UI和交互要求高,或者需要使用硬件功能,建議還是用原生應用或者用混合應用來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