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刷榜”行為升級 微云解析應對方式
有專家認為,“刷榜”行為不但沒有因為蘋果調整算法而消失,反而“升級”了。移動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微云COO劉琦表示,任何一家“商店”也無法完全杜絕刷榜行為,能夠把控的只有“量”和“度”。作為移動互聯網從業者,首先要從主觀意識上拒絕刷榜行為。
刷榜升級:不給錢就刷惡評
據記者了解,早期的刷榜手段主要集中在刷下載量,另外,還要考慮活躍用戶數量、卸載率等多項加權。這些考量內容中,下載量無疑是最容易完成的。由于考慮到前期投入資金問題,早期的刷量手段主要使用在免費軟件上。
微云COO劉琦告訴記者,此次蘋果調整算法后,對于下載量的考量權重明顯降低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排名在十幾,二十幾的應用一夜之間掉到幾百。同時,人們注意到了蘋果對于軟件評論這部分考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不少公司開始重視評論,甚至涌現出了一批專業“刷評論”的公司。對于這些公司來說,“刷評論”比之前的“刷下載量”要復雜一些,但仍然是可以操作的。
“刷評論”到底靠不靠譜?一家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負責人王濤(化名)告訴記者,蘋果調整算法后,曾有專業“刷評論”的公司上門找過他,出于不想給自己的產品帶來負面影響,王濤拒絕了合作。但隨后,可怕的事情發生了,王濤公司旗下應用的評論里出現了大量對產品的惡意詆毀,“刷評論”公司還威脅稱,如果不合作,惡評會更多。這其實已經成為一種變向敲詐。
大量好產品受制于運營
微云COO劉琦認為,任何一種形式的惡意刷票,都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刷票可能會在短時期內為廠商帶來一定的收益,但長期來看,一定是弊大于利。例如此次蘋果改變排名算法,通過微云平臺運營的游戲幾乎都沒有受到影響,因為微云平臺從一開始就嚴格杜絕惡意刷票行為,而是采取多渠道、正規化的運營模式,以保證移動應用持久的生命力。”
在微云看來,產品質量是硬指標,也是游戲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微云有著一套嚴格的篩選機制。“我們會從兩個層面完成選擇,一個層面是游戲產品本身,第二個層面是開發者。”微云COO劉琦告訴記者,產品這部分,更多是評判這一款游戲的可玩性、操控性、用戶體驗還有營收潛力。細節處還會與團隊分析討論各種設計。開發者層面,微云主要會考量團隊的規模、背景、產品規劃思路以及團隊穩定性等。“團隊穩定很重要,因為在產品上線運營期間,微云會根據運營情況與開發團隊保持溝通,提出不同階段的修改意見和新增模塊,以保證產品能夠與時俱進。”劉琦強調說。
如今,市面上濫竽充數的移動應用多如牛毛,而擁有一定競爭力的“準精品”也不在少數。這部分“準精品”指的是產品質量優秀,但受制于推廣、運營而無法實現其價值的移動應用。不少人也將開發者為產品找運營渠道比作“嫁女兒”——運營做不好,產品的“后半輩子”就完了。
微云COO劉琦表示,在國內尋找運營平臺,發行用戶的廣度和規模是關鍵。以微云為例,聚集在其平臺上的開發者數量已經接近2萬,而其覆蓋用戶數量已經超過7000萬。這無疑為產品推廣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用戶基數。基于這些受眾,微云設有獨立的游戲社交平臺和推廣平臺,為合作伙伴提供專項服務。
開發者通過平臺覆蓋多渠道
移動互聯網代表了一個開放的時代,對于單個平臺來說,影響力終歸是有限的。“微云早期就與多家線上平臺和推廣渠道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比如市面上主流的應用商店與資源下載站,微云幾乎都可以拿到核心推廣資源,因此,經過微云平臺推廣的產品往往會有較高的關注度。”劉琦介紹說。
劉琦另外介紹,除了常規合作,微云還為會針對不同產品制定不同的推廣計劃,包括日常的新聞、PR傳播以及市場計劃。
除了線上推廣,微云還拓展了一系列線下渠道,以便進一步促進移動應用,特別是游戲類應用在微云平臺上的運營。在芯片商里,微云已經與英特爾,展訊,高通等達成戰略合作關系;終端產品方面,微云為Moto、三星、索愛、華為、中興、京瓷等多家領軍企業提供移動應用程序;另外,微云還與一些老牌的設計公司達成合作,一同為廠商提供解決方案。
劉琦另外介紹了手機代理商和零售商渠道。“通常來說,用戶在購買手機之后,總會要求經銷商為自己安裝一些試用程序,微云會將優秀的游戲作品提供給這些經銷商,讓這些游戲應用成為購買者的第一批體驗程序。”
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已經有類似微云這樣的平臺,整合了大量正規的運營渠道,相比刷榜,這類平臺的推廣模式更良性、更高效。對于中小開發者來說,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打磨產品上,更有利于促進整個產業朝良性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