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主流開放平臺發展狀況與盈利模式分析報告
原創【51CTO調研報告】Facebook的成功展示了開放平臺的巨大潛力。從2008年開始,人人網和淘寶推出自己的開放平臺計劃;到2010年,新浪微博、百度、盛大、開心網、騰訊、360等國內互聯網企業相繼嘗試開放部分自己產品服務與數據的API,展開對第三方開發者的爭奪戰。
到2011年底,這些開放平臺無論從應用數量、開發者數量還是商業模式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積累,但由于不同企業的策略不同和投入的力度不同,不同平臺之間有相當大的差異。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站長希望通過開放平臺進行自己應用的推廣,而面對眾多的開放平臺,如果要全部進駐,則耗費的時間精力絕對不小。要選擇哪些開放平臺優先進駐或是否可以放棄一些開放平臺,都是開發者們關注的事情。51CTO調研中心本次的報告通過對主流開放平臺目前的狀態進行分析比較,試圖為開發者們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報告全文下載地址(51CTO下載頻道):http://down.51cto.com/data/310964
微盤下載地址:http://vdisk.weibo.com/s/1CV8K/1324607106
一些平臺情況總結如下:
平臺分成,網易給開發者80%,為***;騰訊給開發者分成30%,為***;不過,騰訊作為用戶數量最多的平臺,仍然是國內開發者最愿意與之合作的平臺。除了關注平臺的收益情況之外,平臺的公平性、開放性也是開發者最為關注的。
盈利模式方面,社交類平臺主要發展廣告、增值服務、組件運營的業務,電商類平臺主要發展軟件銷售、傭金、廣告分成、游戲充值的業務,應用類平臺主要發展收費應用、增值應用和免費應用捐贈的模式。
目錄:
***部分:開放平臺發展狀況
1.1 開放平臺類型
1.2 主流開放平臺事件回顧
1.3 開放平臺的企業用戶數量和使用情況
1.4 選擇開放平臺的考慮因素
1.5 主流開放平臺的活躍程度
1.6 開放平臺的盈利模式
第二部分:國內主流開放平臺介紹
2.1 新浪開放平臺
2.2 百度開放平臺
2.3 淘寶開放平臺
2.4 騰訊開放平臺
2.5 360開放平臺
2.6 盛大開放平臺
2.7 主流開放平臺對比分析結論
第三部分:51CTO專家觀點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