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維工作之——無奈的云計算
原創IT行業涅槃重生的途徑就是將數據外包給云服務供應商,讓他們去處理那些繁重的服務器工作,而自己舒舒服服地閑坐街頭享受生活。這樣真的好么?其實并不是這樣,對于運維人員來說無法觸及到硬件是相當致命的。
并不全是這樣,Jason Wisdom說,他是一位為幾家客戶提供數據庫管理服務的IT咨詢師,而他在自己的工作當中發現了云技術閃亮外衣之下的潛在威脅。當大家開始管理活動于云平臺之上的數據時,麻煩也會隨之而來。
在云服務領域中我們所能掌控的只有數據的完整性及安全性,但卻幾乎無法觸及真正的命脈——硬件。處理速度變慢了?系統崩潰了?備份失敗了?這些故障可能并不由我們而起,但卻實實在在地需要我們去承擔。
“拿我某位客戶的親身經歷來說吧,他在應用云服務之后不久,該平臺就由于主板發生故障而整體崩潰了,”他說道。“磁盤陣列也徹底毀壞了。所有的服務器,包括數據庫,不得不從頭開始重建。整套IT基礎設施用了接下來的整整一周時間來對服務器進行重新安裝并對數據進行恢復。”
Wisdom說,幸運的是該公司事先將全部數據備份到了某臺獨立的設備上,否則真的就要大難臨頭了。
在數據領域還有其它類型的云服務。而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漏洞、敏感數據存儲所帶來的法律問題甚至是數據還沒存儲到供應商的硬盤上就已經損壞了——以上種種情況都使云服務的引入充滿了變數,而根據Wisdom的說法,大多數服務供應商都在極力否認這些事實。
“云平臺由第三方服務商進行管理,那么數據就掌握在第三方手中,而非數據庫管理員,”他說。“這樣一來就無法保證數據在保密性、安全性以及完整性方面得到可靠的保護。甚至即使是在本地的云環境中,相對起過去的情況來說,攻擊者們也有更多的渠道能夠接觸到這些信息,這正是數據庫管理員所要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小提示:云技術在許多方面來說都是偉大的創舉,但這些方面在數據庫管理工作中一點忙也幫不上。自己的數據還是由自己來掌握比較保險,當然,也別忘了跟自己的數據庫管理員搞好關系。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