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家低價寬帶接入有“貓膩”
寬帶接入成為家家戶戶都會選擇的一種上網方式。隨著網絡的發展,和IT業的逐漸膨脹,低價寬帶接入現象叢生,但是隨之而來的則是商家的“玩失蹤”、“全武行”、“牛皮癬”、“傍大款”……
近年來我國寬帶接入市場相當火熱,用戶規模每年以千萬戶增加。1.15億戶,這是工信部所公布的我國寬帶用戶規模的最新數字。這光鮮數字的背后卻是,隨著越來越多小運營商的加入,不良無序的競爭行為頻頻發生:收了用戶的錢之后玩失蹤、剪斷競爭對手的光纜甚至拳腳相加、品牌宣傳上傍大運營商。相比移動通信運營市場上的競爭,寬帶接入市場的競爭更為“黑暗”。
玩失蹤 收錢之后不見人
郭毅(化名)沒想到,寬帶運營商居然收了錢后不久,就莫名其妙的蒸發了,所交的上網費也白白的打了水漂,“從來沒想過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我想寬帶商都是比較有實力的,誰知道會有這種不負責任的小公司。”
郭毅家住深圳龍崗某小區,去年開始小區里就有“長信寬帶”打出的促銷廣告,“價格相當便宜,每月50到60元”。今年3月,他撥打了促銷廣告上的安裝電話,隨后對方立即有人上門。安裝的過程也很簡單,對方直接牽進一個網線,不用Modem,也不用登記用戶信息,直接給了郭毅一個賬號和密碼。郭毅付了650元,按協議可享用14個月的寬帶業務,也就是到明年的5月使用期限結束。
使用了一個多月,郭毅還以為自己運氣不錯,“上網速度不慢,而且很便宜”。不過到了4月份,郭毅的好運結束,他發現登錄時一直無法連接。于是他撥打了安裝人員的電話,對方表示 “網絡有點問題,過幾天就會好”。等了兩天,郭毅發現情況依舊,等他再撥打對方電話時,發現手機已經關機,人已經蒸發了。
郭毅表示,社區里和他有同樣遭遇的人不在少數,“大概有兩三百戶。”另外據郭毅了解,此前一直在小區里打廣告的“聯達寬帶”差不多和“長信寬帶”同一時刻蒸發掉了。
郭毅表示,他到現在都不知道“長信寬帶”的底細,“也許就是個人搞的皮包公司,他們申請了寬帶,然后再轉賣分銷給我們”。
全武行 一人縫5針一人粉碎性骨折
“這件事情是完全真實的,兩名員工被打了,一名員工頭上縫了5針,另一名肘關節粉碎性骨折”,武漢長城寬帶渠道部負責人葛躍進對記者表示。
葛躍進介紹,事情發生在7月25日晚上,這兩名員工在漢口站北新村四巷擺攤向當地居民派發宣傳資料,在收工時被七八個男青年給圍住。“這些人首先問我們兩名員工是不是長城寬帶的人,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們就開始拳打腳踢”,葛躍進說道。行兇過程很短,不到半分鐘這伙人就作鳥獸散,但兩人已渾身是血,躺在地上不能動彈。
隨后這兩名員工被送往協和醫院和武漢市十一醫院住院治療,“我們現場做了司法鑒定,一人輕傷,肘關節粉碎性骨折,一人輕微傷,頭部縫5針”。據葛躍進推測,行兇的人和武漢長城寬帶的競爭對手有緊密關系,“據員工介紹,他們平日并無仇家,與行兇者也素未謀面。事發前一天,他們曾與另一家經營寬帶業務的同行,因爭奪業務發生過激烈爭執,最終報警,問題才得到解決。”目前,這兩名員工已經回家養傷。
武漢長城寬帶已向警方報案,并且表示對能提供線索協助警方抓到行兇者的市民懸賞5萬元。“目前有了一些線索,但是還沒有實質性的結果。不過我相信,這個案子不需要太長時間就能破掉的。8月4日,湖北省通信管理局還有公安部門正開會討論解決這個問題。”葛躍進說道。
就在員工被打事件發生后沒幾天,8月1日和2日,武漢長城寬帶光纜兩次被惡意剪斷,造成數萬用戶斷網。“沒有證據肯定剪光纜和打人者是同一家公司,不過我個人推測應該是的。”葛躍進表示。
“傍大款” 借用大運營商的品牌口號
“速行電信是中國電信的嗎?跟電信有沒有關系?”在搜房網“上海康城”的業主論壇上,記者看到不少用戶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對速行電信身份產生疑問的不僅是因為其帶有“電信”二字,記者發現速行電信的網址以及網站宣傳標語都有“剽竊”上海電信的嫌疑,難怪用戶會有這樣的疑問。
在搜索引擎上輸入“速行電信”,登錄其官方網站(www.shtel.cc),同上海電信的網址相差無幾(www.shtel.com.cn)。在網站首頁上,公司名稱則是“速衡電信”,“其實速行、速衡就是一家”,該公司的接線人員對記者表示。更令人驚奇的是,網站首頁上刊登的宣傳標語居然是“用心服務、用戶至上,世界觸手可及”,這完完全全是中國電信的服務口號。在網頁上“新聞資訊”的欄目中,記者沒有看到速行電信自己的新聞,反而中國電信的新聞占據多數。速行電信如此做法,不免讓人產生質疑。
速行電信到底是何背景呢?在去年底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曝光的為色情網站提供服務的 10家互聯網接入服務商中,記者發現了速行電信的名字。記者采訪后發現,速行電信和近期頗受業界關注的鵬博士公司有著緊密關系,“速行電信是鵬博士公司旗下電信通公司,而速行電信是電信通下屬的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上海市場上,記者發現鵬博士和速行電信以各自的品牌在小區內推寬帶接入服務。
“牛皮癬” 寬帶小廣告太擾民
沒有品牌優勢,加之沒有完善的營業網點體系,小寬帶商拓展用戶的方式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貼、塞、擺。貼,就是在居民小區內貼小廣告,墻上門上,甚至連社區公示欄上都有,成為影響社區容貌的牛皮癬。塞,就是將宣傳單塞進市民的信箱。擺,在小區內擺攤設點。
小寬帶商們對貼小廣告是樂此不疲,并且為了打擊競爭對手,撕扯對方的廣告,或者將自己的廣告覆蓋在對方廣告上已是常規做法。“前段時間,我們和在同一片區宣傳業務的另一家寬帶公司競爭非常激烈,你撕掉我的廣告,我就撕你的,撕不掉就把你蓋掉,雙方人員之間因此還有過數次沖突。
幾乎每天都要貼,不然就看不到了。”上海一家寬帶公司人士對記者說道。
在楊浦區某小區,記者看到樓道內的通信機柜上都貼了好幾層寬帶小廣告,最下面一層的廣告紙是藍色的,中間是粉紅色廣告紙,最外面一層的廣告上寫著“聚×e家,2兆寬帶,700元一年,1300元兩年,1800元三年。”廣告上還留有裝寬帶的手機號碼。
不僅是在上海,記者注意到近段時期在全國其他地方,居民對寬帶小廣告成牛皮癬的投訴猛增。在重慶一老式居民小區,每層樓道的墻壁上都有幾處厚厚的“書”,這是一張張寬帶小廣告凝結而成的。居民投訴反映,每天都有好幾撥人在貼廣告,專門貼在競爭對手的廣告上,沒多長時間就在墻壁上留下了杰作。武漢的一名網友則對記者表示,他們的小區此前沒有發現寬帶小廣告,但是4月份開始有家寬帶商開始貼廣告,于是另外一家也開始貼,雙方每天都你來我往的。
記者手記
大亂要有大治
去年被視為三大運營商開展全業務經營的第一年,各家運營商為了擴大市場份額,搶占移動通信用戶,使出了渾身解數。三家企業為了打擊競爭對手甚至放下身段,使出陰招,各種“門”事件不斷上演,市場一度相當混亂。本報就曾報道溫州移動用大量手機測癱電信的網絡的“移動門”,武漢地區三方員工之間上演刀棒相加的“精武門”……工信部終于看不下去了,在去年底下發規范電信市場秩序的通知,對于不規范競爭行為,工信部要求按照相關電信條例進行通報批評或者行政處罰,情況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而現在,寬帶接入市場上亂象更重。參與競爭的主體更多,不僅是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還有數目不詳的小寬帶接入商。特別是小的接入商,為了搶占客源,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常規手段就是價格戰,提供比大運營商更加便宜的資費,但是服務質量往往得不到保證,要不實際網速大大低于廣告宣傳,要不售后服務缺失。如果說這只算是合同糾紛,那么收了用戶的錢后玩失蹤、將人打傷住進醫院等性質更加惡劣。這些齷齪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讓用戶利益無從得到保障。
大亂要有大治,主管部門不要在事件發生之后再去處理具體事件,而應出臺嚴格的整治措施,大幅度提高“違規成本”,讓運營企業,特別是小寬帶商“心存不敢”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