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入主MSN中國 互聯網江湖變局猜想
網易將與MSN中國合作,消息一出,引發業界諸多想象。
雖然當事三方均對此消息“不予置評”,但4月26日接近網易高層的一位知情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說“網易正在與MSN中國洽談”。
在互聯網江湖,何謂創新?何謂模仿?從網游、SNS到微博,每一輪新應用的出現就是一場新的戰爭,幾番刀光劍影、華山論劍后,互聯網地盤悄然劃定。
此際,網易與MSN中國的合作一旦成功,必將引發互聯網格局的微妙改變。
MSN是微軟的雞肋?
MSN中國尋求買家,非始自今日。
為在中國落地”,微軟于2005年與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聯投)合資成立上海美思恩網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各持股50%。隨后,MSN在中國開展了門戶、即時通訊(IM)、無線增值、郵箱等多項服務。
目前任職中移動旗下139移動互聯COO的羅川是MSN中國“創始人”。2002年4月,羅川就負責MSN在中國的拓展。2006年7月,微軟成立在線服務集團,羅川任中國區總經理。在這個位置上,羅川完成了MSN與微軟互聯網品牌Windows Live的整合。
2006年底,羅川離職。2007年5月15日,在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互聯網社區大會上,已任職MySpace中國區總經理的羅川曾表示:“如果MSN愿意像QQ這樣大投入的話,還可能做得更好一些,而美國總部給MSN的投入僅為800萬美元。”
微軟的互聯網戰略并不清晰。在推出MSN的同時又推出了針對所有在線業務的品牌“Live”,并強力貫徹到中國市場。再加上中文搜索品牌—必應(Bing),MSN中國的業務極龐雜。
MSN在中國一直面臨著騰訊QQ的強力競爭,其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也沒有找到明確的盈利點,上海聯投欲撤資,看來順理成章。從2007年起,就傳出上海聯投撤資的傳聞,據稱包括九城在內的多家國內互聯網企業卷入接手談判,但最終均無果而終。另有知情人士透露,MSN也曾與騰訊、百度等本土互聯網公司接洽,但因業務方向原因,使得網易最終成為真正的坐在談判席的另一方。
對于網易與MSN中國談判的傳聞,網易市場部魏雪銀女士4月26日在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不對傳聞置評”,在沒有任何否認之余,她還表示,“已經不被允許接受此類采訪。”
同一天,MSN中國公關部總監馮光順也表示“不予置評”,而上海聯投的代表則稱“純屬互聯網傳言,完全沒有聽說過這回事”。
但一位接近網易高層的知情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網易正在與MSN中國洽談”。
計世資訊總經理曲曉東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微軟一直在尋找MSN的中方合資伙伴,網易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對象,很多業務是互補的。”
“微軟下一步準備主攻硬件,平板電腦。雞肋軟件,雞肋服務,都靠邊。”互聯網資深分析人士炳叔說。
互聯網業務是不是微軟的雞肋?沒有定論,但從MSN在中國的發展歷程看,至少也是磕磕絆絆。
網易的“偏高端”戰略
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百度,都已成為綜合性互聯網公司,全領域覆蓋,從門戶、SNS、搜索、電子商務到最新的微博,各家都在做。
幾番江湖爭戰,五大公司各有優勢。騰訊的法寶是QQ,百度以搜索為主,雖然有新浪的愛問、搜狐的搜狗、網易的有道,但誰又能與之抗衡?門戶方面,新浪占了先手,搜狐因網游上市,這成了它最大的優勢。
而網易呢,門戶、網游、SNS、搜索、電子商務,該有的全都有,但就是沒有一個能拔尖的業務。也許“用戶不少”的網易郵箱(163)算一個。盡管郵箱業務已經常態化了,不算優勢,但可觀的用戶數卻是重要的資源。這或許正是業界人士對“網易接手MSN中國股份”一事看好的原因。
易觀國際分析師玉軼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網易是一家內容資源優質、但流量短板的門戶網站。而MSN有內容資源和網站,但都是在各個垂直領域外包。除了更本土化的運營MSN、獲得牌照。MSN從合作方(或許是網易)得到的是優質的內容資源、用戶資源。尤其是網易這樣擁有龐大郵箱用戶的潛在合作伙伴。用戶使用的偏好決定了郵箱和IM的相關度之高。所以二者的合作,非常契合用戶的需求。”
雖然有可觀的用戶數,但在日日新的互聯網領域,這實在不算什么明顯的優勢。如何解讀網易未來戰略?
在有關“網易要接手MSN中國”一事之際,不僅MSN中國新上任的總經理劉振宇不接聽電話,網易CEO丁磊也不接聽電話,但博客改版一事,或許可以解讀網易以及丁磊的心思。
2009年7月初,網易博客首頁“變臉”,推出“新銳?人文?生活”新定位,以“深”取勝,幾乎個個都是重量級人物,如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經濟學原理》作者、曾任小布什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曼昆、也有文化名家賴聲川、林少華。
走精英、白領路線,網易在與新浪的競爭中突出自己的“高端”思路。而這一點,恰與MSN在中國所營造的“白領工作群體”相吻合。“雙方若能充分加以利用開發,前景頗為樂觀。”沃克咨詢公司周先生說。
“網易的網游業務將獨立、上市,那么,網易與MSN的合作也就順理成章。”接近網易高管的知情人士說。
如此一來,網游獨立,門戶、IM、搜索業務與MSN中國合作,走一條自己的“偏高端”之路,網易的互聯網戰略已經一目了然。
互聯網江湖變局
MSN中國發展并不順利,據艾瑞對全國一、二線城市的監測統計,2009年QQ的用戶滲透率在88%左右,MSN的滲透率在15%到37%之間。
盡管用戶數不如QQ,但這些用戶大多是白領,MSN是他們必不可少的工作工具。
網易盡管不像新浪、搜狐、騰訊、百度“主業明顯”,然而,也正因為如此,網易以及MSN中國,正是能夠引發互聯網江湖變局的“變量”。
首先,MSN中國最主要的業務是IM,對“網易與MSN中國牽手”的第一反應就是,將挑戰騰訊。
“對騰訊的沖擊是直接的,但因為營業規模和市場占有率的巨大差距,要真正形成對騰訊的威脅還有待時日。” 計世資訊的曲曉東說。
其次,MSN中國的必應與網易的搜索業務“有道”必將結合,但想挑戰百度的絕對優勢,似不現實。
以上兩個領域,雖然不足以對騰訊、百度造成直接威脅,但騰訊與百度也不得不小心應對。
再次,在門戶新聞領域,網易加上微軟“Live”品牌,再加上高端、白領的精英定位,這是對新浪日益“大而全”的一個巨大壓力。事實上,對于“網易與MSN中國攜手”一事,新浪的緊張程度應高于騰訊和百度。
除了對當下互聯網市場帶來的微妙變局,網易與微軟合作的未來想象空間更令人關注。
網易在代理和研發游戲及經營方面都有成功經驗,而微軟的XBOX業務也在國外取得成功。曲曉東表示,“雙方肯定有很好的合作空間,完全可以復制騰訊的模式。”一旦政策允許,將XBOX引入中國也是水到渠成。
中外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成功的先例不多,雅虎中國與阿里巴巴的合作,eBay與易趣的合作,都不理想。
玉軼認為,“第一是合法本土化以及資源共享,第二是合作之后如何開展推廣工作。” 曲曉東則表示,難點在于“文化整合,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問題。”
今年3月,MSN中國副總陳嘯宣布辭職創業后,MSN中國的中層紛紛出走,而MSN中國剛任命了總經理劉振宇。
網易的業務模式在變,MSN中國的人事在變,變變相加,到底將如何?
互聯網分析人士炳叔也有不同看法:“MSN中國只是過眼云煙罷了,一切都不會改變。”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