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思杰、VMware、微軟三足鼎立
目前,所有IT廠商都均投身于虛擬化的熱潮中。對于其他任何虛擬化技術廠商來說,VMware是一個強勁的對手。評論者普遍認為,VMware在競爭中已經領先了18到24個月的技術,并且有一個廣泛和非常忠誠的用戶基礎。但是VMware的弱點在價格上,越來越多用戶開始要求更優惠的條件。
因此,價格戰成為競爭對手向VMWare發起進攻的一大手段。在過去,VMWare由于其領先性,吸引了太多火力。早在2006年,兩家創業公司向VMware發起一場虛擬化價格戰,提供了僅僅為VMware價格六分之一的虛擬化產品。它們就是現在已經被思杰收購的XenSource和Virtual Iron Software。
思杰公司收購虛擬化創業公司XenSource,是為了把虛擬化作為新近發布的Delivery Center平臺的重點部分。思杰的遠見是:虛擬服務器、虛擬應用和虛擬桌面,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通過數據中心有效地進行管理。
思杰主導了對VMWare的價格戰,從2007年到2008年,思杰在XenSource已經很低的價格基礎上,再次對其虛擬化產品進行了大幅降價,使用戶看到VMWare同類產品許可證的費用是,有了一種看到天文數字的感覺。此外,在2007年,Oracle、Novell和紅帽的進入使得價格戰更加激烈。
這種情況在2008年后半年開始有所改變。現在,所有的廠商都緊張地觀望著微軟今年推出的Hyper-V產品在2009年的發展。Hyper-V的價格相當低,每臺服務器的許可費用作為一種IT投資看來近乎免費。
目前,思杰和VMware、微軟三者之間呈現出一種微妙格局。一方面,思杰和微軟有很強的合作關系,微軟的Hyper-V建立在Xen引擎上,兩個平臺具有互操作性。因此,由于思杰具有的額外功能,微軟更可能把思杰推薦給Linux客戶,而不是Novell。但另一方面,VMware仍有一些領先的優勢特性,包括它的負載平衡。因為在虛擬機進行初始負載分配后,它繼續進行“智能調整”,這比思杰的產品要先進,微軟則沒有負載平衡程序。
經濟危機使虛擬化受青睞
雖然在美國經濟衰退影響下企業軟件開支不斷縮減,但是虛擬化軟件開支卻一直在增加。市場研究機構Illuminata指出:“虛擬化技術具有諸多短期優勢,例如提高利用率等。這不僅僅意味著用戶可以節省不少硬件的開支,而且可以在更低成本、不需要太多空間的基礎上實現增長。”
【編輯推薦】


















